戒殺、放生、素食是古來中華佛教徒難能可貴的美德之一,佛陀教導我們“眾生平等”,就是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的生命沒有尊卑、貴賤的階級意識,沒有那個生命是卑微的,必須成全那個自認為比其它生命更尊貴的生命。所以,放生是一種美德,放生就是護生,是佛教徒實踐佛陀“眾生平等”慈悲觀念的體現。作為佛教徒,護生是我們終身必盡的義務。那么,如何來護生?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大家來討論。
前幾天,又看到佛教在線二則新聞《盲目放生帶來危機四伏,相關法律規定鮮為人知》、《隨意放生使衡水湖面臨滅頂之災,"善舉"帶來生態危機》,覺得放生的事態非常嚴重,有必要對放生的問題再說幾句:民眾盲目放生,隨意放生,不經“審視”、不受約束的放生,是導致外來物種入侵,取代當地物種,這就是“放生不當等同殺生”的愚癡行為。
人們善意的把外來物種引進放生,卻無意中殺死了當地的健康物種,造成外來物種泛濫成災,使整個生態系統發生變化、失控,嚴重危害自然生態環境,破壞自然界生態的平衡,以及還會給人類本身帶來諸多的危害。因為野生動物會帶有很多疾病,如果它們與家養的動物放在同一個地方飼養,就容易交叉感染,爆發疾病。比如:曾經流行的病毒SARS、禽流感,這些疾病以前通常只是限制在野生動物或者只限制在動物身上,后來傳到人的身上,導致人類感染發病,造成人類死亡,成為人人聞之驚恐的“流行病毒”,嚴重危害到人們的生命安全。
所以,放生的善人們應該要具備放生物種的專業知識。如果自己不懂,又常常慈悲要放生,可以禮賢下士,請專家來協助,增長自己的放生知識,遵守國家有關生物的相關規定,莫將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病毒傳染給所有的眾生,這是真正積德放生的善行。
我們要放生,基于“眾生平等”的慈悲觀念,可是,千萬不能因為放生外來物種而殺死當地物種,甚至導致人類感染病毒,這不是一般的放生者所能了解、所能預知的后果。既然眾生平等,那么,當地的健康物種是生命,外來的物種也是生命,還有我們人類也是生命,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愚癡盲目的放生意識,殘害更多無辜的生命。所以,諸位善人!請科學、慈悲的放生。
原本放生是善行,值得大家贊嘆、推廣、護持?上,如今放生的善業已經變質了:一些人為了自己消災、祈福而去放生;一些人為了生意順利而去放生;一些人為了將來生命有好的歸屬而放生,這些庸俗的心態替代了原本慈憫眾生的純凈心情。原本是隨緣、見機解救眾生生命痛苦的放生方式,卻替代以大批預訂放生物種的商業行為,使原本在大自然中的魚兒、烏龜、小鳥,為了成就人們的“放生功德”,而慘遭系捕、折騰,甚至夭折籠中;或者在窄窄的水桶中,因為氧氣不足,造成悶死、憋死、擠死;還有放生地點的不適當,也造成放生動物的大量死亡,甚至破壞當地的物種平衡與生態環境。如今,放生已由善行“美德”一變而成為社會普遍詬病的“愚行”,讓有識之士心痛不已,因為善人們這樣無知的放生,嚴重傷害到無數眾生的生命。
因此,諸位善人,請不要盲目的放生,畢竟現代社會生活環境跟幾千年前的自然環境有了很大的差異,不可以隨隨便便的放生。諸位善人!放生的時侯要慎重,要嚴格的遵循國家有關生物物種的相關法律,還有按照佛陀的教導,如法如律的去放生。真正的將救度眾生生命的責任落實下來,而不是盲目的,更不是虛浮的為了做儀式、搞活動而去放生,或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放生。只有深刻的理解佛陀“眾生平等”的慈悲原理,才能體會到什么是真正的護生。
在此,我肯請諸位大德、善人們,請三思后,再慎重的以科學、慈悲的態度去放生,千萬不要再盲目。否則,自己傷害了眾生還不知道因果錯在何處,這樣的善行豈不冤枉?更悲哀的是將佛教流傳千古的放生美德變成被社會人士譏諷、詬病的“愚行”,難道我們就沒有責任嗎?難道我們就真的如此愚癡下去?我們應該對自己放生的事情,要好好的反省,不是嗎?
免責聲明:
1.來源未注明“佛教在線”的文章,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,其觀點供讀者參考。
2.文章來源注明“佛教在線”的文章,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,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。未經我站授權,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。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、網站轉載,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(URL)。
3.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,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,均已注明來源,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,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,謝謝。
行愿法師簡介
行愿法師,女,1966年11月出生于貴州貴陽。1990年出家,剃度于臺灣凈良上人門下,法名堅鈺,字行愿。1994年12月閩南佛學院第四屆本科畢業,留校任《閩南佛學院學報》責任編輯。1999年9月赴澳洲弘法,任澳洲法界佛學會會長至今。曾主講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法華經綱要》、《觀音菩薩的修行法門》等,并受邀請主持2AC華人電臺《心靈環!饭澞。
2005年受貴州印江梵凈山佛學研討會邀請,回訪中國弘法。2006年被貴州省銅仁地區政府授予“貴州省銅仁地區旅游形象特使”,為貴州梵凈山彌勒佛教文化代言人。2008年受北京中華書局邀請為特約責編,參與編輯印順導師著作。2010年8月,泰國佛教大學研究生畢業,獲佛學碩士學位。
已發表《心凈國土凈》、《印順導師的彌勒凈土思想》、《論貴州梵凈山彌勒菩薩道場》、《<攝大乘論>的種子思想》、《<瑜伽菩薩戒>概說》等論文。
傳真:51662115轉8013 技術支持:13391787800(24小時) 信箱:admin@www.myisncoins.com QQ:847698935 在線留言
吉祥寶塔迎請:13391787876/13391787875 010-51662115轉8027或8026 010-51656995
投稿:13391787886   010-51662115轉8005 信箱:news@www.myisncoins.com(國內)fo84000@gmail.com(國際) QQ:983700265
辦公地址:北京朝陽區外館斜街甲1號泰利明苑A座公寓8-11C 郵編:100011 乘車路線及地圖
Copyright 1999 - 2011 佛教在線 網站地圖 義工報名QQ:1279236572
All Rights Reserved Buddhism Online